•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 段孝谋:普及慈悲护生 普导合理放生

      

      为进一步探索慈悲护生、合理放生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我们佛教四众弟子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建设“生态寺院”为契机,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共建“美丽中国”为目标,践行佛陀慈悲精神,大胆创新,提出“两普一做”指导思想,面向全国佛教四众弟子开展“普及慈悲护生,普导合理放生,做合格佛教徒”学习教育活动,众力汇聚共同推动慈悲护生、合理放生的新风尚,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尽量让佛教徒少犯一点过失。

      广大佛教徒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向法律法规继续学习,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尽量让佛教徒少犯一点过失,全面推进依法放生、守法护生。一是当地宗教局、佛教协会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广大佛教徒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防止失误发生。二是坚持自学扩大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重点掌握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动物保护的科学知识。三是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国际公约,特别是要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放生,守法护生,防止破坏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二、进一步改进护生方式,尽量让佛教徒少补一点漏洞。

      普及慈悲护生人人有责,更需广大佛教徒坚持从自身做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传递爱心,持续给力,尽量让佛教徒少补一点漏洞,全面推动慈悲护生拉开帷幕。一是倡导环保理念,营造生存环境。广大佛教徒要加强环保知识学习,树立环保理念,关爱生态环境,营造生存环境。关注今天的生态环境,就是关注我们明天的身体。爱护生态环境从点滴做起、从当下做起,不随便扔垃圾,随手捡起废弃物;不随意丢弃有毒物质,维护生态环境;学习环保酵素制作,推广酵素治理生态环境。引导和谐共生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意识,促进生命健康延续,便是践行佛陀慈悲护生的新思路。二是慈悲常在,随缘护生。结合自己情况,日行一善,发心救助小动物,坚持力行护生、劝人护生、助人护生,随缘劝人吃素、施米喂鸟、爱护动物等一系列善事活动,传承佛陀慈悲精神,开展慈悲护生活动。

      三、进一步优化放生手段,尽量让佛教徒少造一点罪业。

      放生方法灵活多样,做到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尽量让佛教徒少造一点罪业,精准发力,全面推进合理放生。一是续佛慧命,开展持久放生活动。深信因果,发长远心,救助小动物,仔细选好季节、地点、动物、价格,持之以恒开展持久放生活动,精准选好动物生存季节,摸清动物生存环境,掌握动物生活习性,寻找远离繁华区、利于动物生存的地方,并且与周边环境、生物能和谐相处,合理还价还能节约善款,多放一些小动物。二是智慧先行,开展游击放生活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践行佛陀慈悲精神,按照佛教仪轨持续开展游击放生活动,打破商业化运作,坚持做到不定时间、不定人员、不定地点、不定善款,实现善愿结善果、好心成好事。结合自身经济能力和发心层次,随心布施放生善款,随喜人多人少,不约定放生时间,随机决定,做到胸有成竹,地点轮流,让商家捉摸不透。

      四、进一步扩大宣传引导,尽量让佛教徒少走一点弯路。

      潜移默化引导广大信众转变护生、放生观念,增强法律和环保意识,拓展科普知识,掌握相关法规,尽量让佛教徒少走一点弯路,全面加快合理放生。一是当地宗教局、佛教协会等部门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向广大佛教徒广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传授各类放生动物的科普知识,普导信众学科学、用科学。二是在寺院或放生团体持续开展智慧放生、科学放生讲座,培养慈悲护生意识,提倡随缘尽力、科学合理放生。三是充分利用寺宣传栏、内部资料、讲经交流等活动,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相关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

      今后,我们佛教四众弟子坚持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努力使广大佛教徒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科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文明意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推广和谐共生理念、依法放生护生、持久游击放生的宝贵经验,践行慈悲护生理念,规范合理放生行为,普及大众慈悲护生,普导信众合理放生,促进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营造生存环境,为建设美丽中国奉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   来源: